歐洲近兩年開始強制推動ECE 22.06標準
對於安全帽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幅的提升
各家廠牌為了因應新的標準,新的款式陸續推出

Astone作為外銷歐洲的品牌
自然也快速的跟進了
一舉推出了GT6F、RT6、GT6等應對新標準的帽款

今天我們的主角
就是新系列中的入門款全罩式—GT6
安信騎士的編輯就帶著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
這頂全新的安全帽究竟有甚麼特別的吧!

順帶一提
為了帶給大家更完整的體驗心得
本次測試使用的GT6
是編輯本人自掏腰包購入的喔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省時間的總整理

外型:保守,多邊形歐系風格
通風:六道氣孔,通風有感,以進風為主
氣密性:表現優秀,低中速幾乎無風切聲
機能:內藏墨鏡配置,面積夠大
內襯:高階柔軟吸濕排汗內襯,三件式可拆
眼鏡溝:採用內襯切割,有空間但不好進入
耳機槽:空間非常大,可放置市面上90%耳機
安全性:全包覆EPS,且通過歐洲 ECE22.06 最高標準
扣具:歐規金屬排扣,配有掛環,方便使用
重量:S-M(小帽殼)1500g±50g,L-3XL(大帽殼)1600g±50g
價格:素色$3200、彩繪$3400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快覽目錄
可點我快速前往該文章段落

__



它是 Astone 中階「GT」系列的產品,
雖然與早幾個月推出的GT6F名字相近
但兩款是完全不同的帽子
GT6採用ABS外殼,外型、進風口等設計完全不同
並非是【碳纖維/非碳纖維】這樣的關係


強烈的歐系帽的風格
做工也十分精密細緻
邊角都有銳利的幾何形線條


下顎處向下拉長,後頸處大幅收窄
使他看起來也有幾分競技帽款的跑格


雖然它沒有近年常見的大鴨尾造型
但後排氣有著一個多邊形小尾翼作點綴
穩重、堅固,且不失現代的銳利感
編輯整體是很喜歡這種樣式的


另外,GT6根據尺寸,有兩個帽殼的設定
能符合各種身形的騎士
避免了竹籤插貢丸,視覺上頭大身體小的窘境

__


GT6共有六個通風口
頭頂位於類似柵欄設計的地方即是頂通風
內側隱藏了兩個垂直進入帽體的通風口
跟GT6F一樣,開關操作手感非常順滑
頂部還有紋路方便戴手套直接使用


下巴處有個槓桿式開關
開關有非常明確的“喀”
可以讓你將空氣吹入到鏡片上防止起霧,
下方柵欄也有刮入空氣的作用


後排氣孔為恆開設定,皆採負壓形式抽風
帽子後部的擾流板下方有兩個排氣口


後腦杓底部有金屬柵欄網排氣口,
質感滿分,但沒什麼排氣效果
裝飾性質居多

__


原廠配置淺黑片
2D平面鏡片,能使用各類鏡片貼膜產品
配備Pinlock防霧片扣點
(與GT6F通用)


配備擾流鰭片,能防止亂流形成
採用浮動式氣密鏡座,四段開關
與GT6F的機構非常相似(但鏡片不通用)


鏡框與膠條為軟硬兼備的一體成形設計
能防止零件與組裝誤差導致的縫隙


具有同級少見的鏡片鎖按鈕
一壓下去,鏡片會彈起一小段
快速除霧之餘,還會讓通風量變大
這種設計在AGV的帽款也能看到
此段位開啟時風切聲依舊保持水準
沙塵也不會進入,非常好用


內部有大型的遮陽墨片
凸顯此帽為跑旅/休閒的定位取向
面積能完整覆蓋視線,沒有漏光情況
開關皆有一個額外的固定段位
如果沒壓到底
會讓墨鏡收納時凸出來,需注意

__


可拆洗的吸濕排汗內襯
透過扣具可直接拆卸清洗
採用三件式處理(頭頂、左頰、右頰)
表皮觸感非常絲滑,有熱壓收邊
但切口沒有與通風孔對位
多少減弱了一些進風感


與GT6F的版型開孔基本一致
僅在部分區域做出差異
GT6的內襯用立體的透氣網撲滿背面
且細部有蜂巢狀的印花,顯得更有質感


配備縱長較大的眼鏡溝槽
透過削減兩頰的海綿達成
但寬度卻是比較窄的
需要稍微調整一下才能放入


耳朵位置的襯片有預留開洞
這片襯墊做得比較厚,耳機聲音會變悶
編輯實際使用,建議可以DIY把洞開大改善


下巴網使用不透風皮面處理,有效減少風切聲


兩頰後側有反光片,能增加夜間的可見度
且周邊都使用防水皮包邊
避免雨天從內襯外側濕透進來

__


採用多件多密度EPS搭配而成
能同時顧及重量、防護性
全包覆整個頭部,厚度十足
EPS使用一般的白色料件


前額處的EPS厚度十分驚人
同級中有內墨鏡的款式也少有這種厚度的


大氣孔的4個洞與GT6F位置相同
要抱怨的點就是缺少了內襯側的氣道設計
氣流會缺乏流動感,有點可惜
氣道留在EPS與帽殼之間的外側
加上使用負壓的排氣設計將熱氣"抽"出去


兩頰的EPS有預留藍芽耳機槽
寬度來到近48mm左右(手工測量)
經測試,市面上90%的耳機都能安裝
深度與寬度都非常充足,不會產生夾耳問題
且已經預黏魔鬼氈毛面,可直接放上耳機

__


身為通過ECE 22.06的一員
對安全性完全無須擔心
全新的測試更符合實際道路使用的狀況
新增如高低速、斜向、鏡片等撞擊測試


通過了更嚴苛的測試
加上厚重的雙密度EPS緩衝層
以及內墨鏡的機關
GT6依舊將重量控制在1600g內

實際測試重量(含鏡片)
S-M(小帽殼)1520g
L-3XL(大帽殼)1585g 

同級*競品都在1550~1700g左右
GT6可以說是輕量帽款的一員了

PS:同級指同時有全包覆EPS、內墨鏡機構、非複合材料、價格相近之款式


扣具使用方便的金屬排齒扣具
還有個金屬D環,方便掛在車廂等地方

__


編輯這兩周每天配戴通勤使用,每次約30分鐘
最近正值季節交替,天氣忽冷忽熱,陰晴不定
也剛好能讓我測試其應對各種狀況的表現

騎乘車型:街車(無風鏡)
道路狀況:市區80%,郊區20%
時速:30~80km/h


編輯配戴的第一感受
配重很好,沒有偏重感,而且內襯很軟且不失支撐性
表皮很順滑,海綿也很柔軟
接近AGV / Scorpion等這類歐美品牌的感覺
包覆性有高階帽的水準,整體令人滿意

內襯大小屬於正常亞洲頭型
編輯的頭圍59,官方數據是L號
實際配戴也是L號,貼合且毫無壓迫感



各零件開關的做動手感穩定
能夠快速辨認且明確到位

帽殼的空力設計很好,安靜且不會隨風晃動
也因為零件各處做工很密合
沒有出現高頻亂流聲
60km/h以下的市區時速都表現得非常安靜

*非迎大風騎乘

70km/h以上開始有低頻風聲
主要從帽子下開口傳出
這時只要將頭向身體縮緊,減少空氣能鑽的縫隙
高速下依舊非常安靜!
這種風切性能頗有越級打怪的水準了


天冷的且低速的情況會導致起霧
按下鏡片鎖就能啟動的"除霧段位"這時就很好用
除了能除霧,還能讓整體感受更涼爽
我這兩周騎乘時基本上都是開著的

騎乘約30分鐘左右,配重感受依舊很好
沒有平衡問題導致的肩頸痠痛


通勤路段直射陽光,下班夜色已深
內墨鏡對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配備
鏡片的覆蓋範圍充足,能完全遮住視線
開關需多用點力,不過手感明確,用起來很舒服

超深的耳機槽,裝了耳機也完全沒有感覺
但開槽位置與本人耳朵位置不同,音量要開大才聽得清楚


通風部分,原本不抱期待
原以為缺乏氣道會悶熱
經過幾天的騎乘,卻是令我意外
得益於風口開孔精準,進風很有感
會感受到頭頂風口處是明顯很涼爽的
騎乘速度的提升與氣溫下降時,感受更加強烈

 

排氣部分差強人意,有點角度限定
編輯測試了幾天
要將頭方向擺正,不要向下壓
後排氣口負壓就會產生效果
此時後腦會有股涼意,將悶熱感抽走

__

平價市場裡
一直缺少一款完善的新世代的休旅型帽款
想要一頂戴得舒服,用於長途旅遊,以及日常通勤的帽子
GT6或許可以納入你的名單內

 

安全—通過ECE 22.06、全包覆EPS、
性能—優秀的氣密性、空力效果、Pinlock、浮動鏡片等
方便的配備—內墨鏡、插扣、眼鏡溝、耳機槽

綜觀3000~4000元價位的款式
也少有能與之匹敵的產品
這也是少數編輯自己也購買的評測產品
它的配備恰好能符合我所有對於一頂通勤帽的所有需求

我們期待安全帽市場的激烈競爭能繼續下去
為消費者帶來更優秀且平價的產品!


安信騎士已經引進全尺寸、全花色
歡迎您來實體門市試戴體驗~
詢問我們的服務人員獲得詳細的解說
也可測量頭圍後,在我們的官網直接下單
可享有免運與購物金優惠唷!

 

點我進入官網GT6專區

實體門市資訊(點擊門市名稱開啟地圖):
🏚️中壢店:中壢區環北路28號 03-4922012
🏚️竹北店:新竹縣竹北市中華路8號 03-6565055
🏚️龍潭店:桃園市龍潭區中豐路上林段20號 03-4805680
🕐️營業時間:周一~周日,上午11:00~晚上21:00